青岛滨海学院:用爱心托举梦想,用匠心铸就未来 —— 她是李红梅
她自2007年入职以来,始终扎根民办教育一线,教学之旅中,爱心与匠心深刻交融。她带领教学团队,用爱心托举无数学子的梦想,用匠心浇筑孩子们的未来 —— 她,就是建筑工程学院教师李红梅。
爱心育人,做建筑学子的“梦想建筑师”
李红梅(右一)参加高校数字建筑智能建造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发展论坛
一、师者仁心,十八载坚守民办教育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她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李红梅创新提出“三心育人法”,知心交流、暖心陪伴和匠心引导,致力于帮助学生重拾信心,为滨海学子筑梦护航。
展开剩余84%李红梅每周固定两个晚上接待学生咨询,她悉心倾听,精准剖析问题,并给予学生切实可行的建议。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更重视其心理健康与人格成长,成为学生信赖的知心导师;每逢重要节日,李红梅都暖心陪伴学生,连续十年与留校学子共度中秋、元旦佳节。她亲手制作月饼、包饺子,让学生感受家一般的温暖。此外,她还时常邀请学生到家中做客,分享生活点滴,悄然拉近师生距离,学生们亲切称她为“梅姐”。
李红梅为学生建立学业能力发展图谱,实施精准指导。李红梅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业、职业规划,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路径。她会定期与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探讨,及时调整指导策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实现职业梦想。
二、研途领航,助力孙洋考研上岸
近年来,李红梅为50余名处于考研录取边缘或复试调剂十字路口的学生提供一对一调剂指导,亲自帮学生联系高校、联系导师,帮助37名学生成功上岸。2016级孙洋同学考研初试仅超国家线6分,调剂屡屡碰壁,他本人已经放弃。李红梅得知后,第一时间帮他查询调剂信息并进行指导,时刻关注他的心理状态,给予他鼓励和支持,亲自联系7所高校研招办,最终帮助学生成功调剂至青海大学。孙洋成功录取后,李红梅还继续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他提供后续的指导和帮助。如今,孙洋已成为企业的BIM技术骨干,他的成功离不开李红梅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奉献。
李红梅指导学生实践
三、精准施爱,构建成长支持体系
李红梅先后累计担任70余位学生的导师工作,她不仅关注个别学生的成长,还致力于构建全院学生的成长支持体系。她提出创建"一生一策"电子档案库,覆盖全院12%的特殊学生群体,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成长计划,对症“下药”精准指导。同时,她创新提出“五维帮扶”模式,从学业帮扶、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生活关怀到家校联动,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李红梅将自己做事执着与拼搏奋斗精神传递给学生,“梅姐”这个称呼成为了学生对她最大的褒奖。
匠心育才,打造建筑教育“精品工程”
李红梅获山东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一、从一线中来,到实践中去
18年执教生涯,李红梅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3200个课时的教学实践,200余次的工地现场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课上到课下,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再到教学反思,她用“匠心”锻造学生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学生是检验教学的唯一尺度”,这是李红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秉承“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理念,精益求精,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特色。面对学生的困惑,她总是不厌其烦,换一种方法、再换一种……直到学生明白为止。
李红梅早年曾在工程一线工作,她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必须契合岗位需求。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在转型教师后,以“钉子户”精神走访调研了十几家工程企业,获取了宝贵的一线用人需求资料。基于这些调研,她重构了《工程测量》课程体系,首创“一轴双核”知识体系,并根据测绘行业前沿资讯内容,开发了40余个真实工程案例组成的项目库,近年来,又着力开始研究AI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构建智慧课程。
李红梅与团队教师一起探讨问题
李红梅的教案
二、课堂革命,把每一节课都打磨成精品
翻开李红梅老师的教案,泛黄的纸页上,不同颜色的批注层层叠叠,精细程度令人动容。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再到课程思政、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她反复推敲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课堂设置哪些问题?什么环节设置?问题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深度?课堂节奏如何设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会在教学设计中逐一落实。家里的镜子、录音笔都成了她的常任“学生”,家里的厨房、洗手间成了她备课的第二战场,厨房墙上、油烟机上、洗衣机上贴着的工程规范,让烹饪、洗衣与备课学习从此并肩作战。一次切洋葱时,她灵光乍现用剖面演示等高线原理,这个创意随后走进课堂。从生活用品到专业教具的转化,让学生真切体会“理论源于生活”的真谛,从此学生间流传着“李老师的菜谱里藏着教学灵感”。
在她的努力下,学生对口就业率从60%提升至90%,20余名学生参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院士港等重点工程建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校BIM设计创新大赛、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获奖30余项。李红梅主持山东省本科一流课程1门,山东省在线开放课程1门,获山东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教学上获得校内外专家的一致肯定,2018年获评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这些成果都是对她匠心的最好诠释。
传承引领,建设教学“先锋团队”
李红梅(右三)和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前往德才集团访企拓岗
李红梅深知青年教师是学院发展的未来和希望,2016年以后,她积极投身于青年教师及教学团队建设培养工作。她组建“筑梦匠心”教学团队,实施“三阶培养计划”,从筑基阶段的教学基本功特训,到成长阶段的企业实践,再到飞跃阶段的教学竞赛专项指导,全方位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近年来,李红梅陆续担任10余位教师的参赛指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团队先后获国家级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青教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通过“田忌赛马”方式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帮助青年教师精准定位,发挥团队合力赋能个人发展,2021年,工程管理教学团队全部实现省级以上奖项加持,师资团队建设经验被《光明日报》报道。
2022年,李红梅(左三)与获得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大赛一等奖的学生合影
李红梅的“匠心育人”理念不仅感染着学生,更激活了全院青年教师的进步密码。现在,建筑工程学院教师中已经形成了“三个一”传统,每周一次教学“找茬会”、每月一份课堂改进台账、每学期一本教学反思日记。正是因为有了李红梅和这样一批喜欢教学、喜欢研究教学的人,建筑工程学院成为学校一张闪亮的教学名片。
无惧霜华浸双鬓,唯持匠心育栋梁,这便是李红梅心中的最美教师誓言。
发布于:江苏省昆明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