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这天,一位新能源车主在目睹了成都小米汽车起火的事件后,心中充满了恐惧,他急忙去检查自己车内配备的安全装置,特别是那个用于紧急破窗的手电筒。
他心里盘算着,万一发生意外,至少还能依靠这个手电筒破窗逃生。然而,当他真的去检查时,却发现那个碎窗手电筒被卡得严严实实,根本难以取下。他想象着,如果汽车真的燃烧起来,而身边的安全锤却无法使用,那将是多么绝望的境地。
针对这一事件,有网友提出看法,他们认为在 绝大多数情况是:在车上备了四把破窗锤,也没有用。因为事故后,人常常碰晕了,根本没有力气使用工具破窗。买电动车,就要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展开剩余69%另有网友指出, 有几个大品牌的车,一旦水淹没到一定程度,会自动落下四门玻璃和打开天窗!设置车身达到一定温度也可以做到。这不是什么很难的技术!
然而,上述的讨论和测试,更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的是,为何我们将生命安全的绝大部分希望都寄托在一把小小的安全锤上?这仅仅是一种聊胜于无的保障。试想,当车辆在高速行驶中撞击到物体时,有多少驾驶员能保持清醒?更何况还有酒驾和醉驾的情况存在。
其实,对于司机而言,最重要的是自身的安全意识。无论购买何种车辆,如何驾驶,都应该充分了解车辆的性能。做到不酒驾、不超速,时刻关注行车安全。
成都电车起火的事件,结合近年来起火的车辆数据,电动车起火的情况远多于燃油车,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而且,大多数悲剧都是因为起火后车门无法打开所导致的。
虽然燃油车相撞也可能引发火灾,但其起火速度相对较慢,为救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也是无法否认的事实。新势力车企在宣传时,往往将高科技和智能化作为卖点,却恰恰忽视了汽车最基本的卖点——安全性。余承东也曾首次强调,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就说开门这件事,其实只要改进车门锁,采用机械式设计就能完全解决问题。
然而,在这起事故中的车型,其车门并没有任何机械结构。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在撞击的瞬间车辆已经解锁,但撞击可能已经损坏了电路。此时,如果是传统的机械门把手,解锁的车辆仍然可以被拉开;而如果是未解锁的车辆,也可以通过破窗解锁后,利用机械结构拉开车门。
但如果是纯电子式的门锁,那么在撞击后车辆没电的情况下,即便车辆已经解锁,没有电源去驱动开门机构,车门也是无法被拉开的。
对于这个问题,你又有何看法呢?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所有信息、观点和素材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媒体的立场和观点。我们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或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若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请务必及时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发布于:河南省昆明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