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双轮驱动,充电桩市场正从“数量竞争”走向“价值博弈”
充电桩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突破,2025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新增63.4万台,公共充电桩增速高达153%。
01 超充时代全面开启
高压快充成为主流趋势。国泰基金基金经理王阳指出,高电压技术因可降低能耗、提高续航、减少重量等优势,有望成为未来主流。
比亚迪即将推出功率高达1000kW的超充桩,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800公里”;小鹏G6搭载5C超充电池,10%-80%电量仅需12分钟。
深圳已建成投用超充站1002座,在全球率先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全面超过加油站、加油枪。
02 行业竞争三足鼎立
目前充电桩运营领域形成“央企基建、车企生态、第三方运营”三足鼎立格局。
头部运营商格局基本稳定,我国公共充电桩运营商市占率排名前四合计占比58%。特来电市占率达26%,位居行业首位。
03 两大方向蕴藏机遇
技术迭代和海外出口成为充电桩企业未来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
一方面,快充升级推动充电桩功率从60kW向180kW+升级,老旧设备面临淘汰;另一方面,东南亚、中东、南美等新兴市场电动车正处于渗透率爆发前夕,充电桩需求将迎来快速增长。
县域下沉市场也成为各方角逐的重要场景,结合政策补贴和城乡新能源车普及,或将成为增量重点。
04 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
充电桩市场已经从“跑马圈地”走向“精耕细作”。截至2025年5月,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中,仍有超过一半是交流桩,但其充电慢、体验差,已难以适应日益扩大的公共充电需求。
未来行业将聚焦淘汰低效桩、升级高压超充技术、提升运维数字化水平。政策驱动下大功率超充有望加速推广,充电桩核心器件与整桩设备迎来升级机遇。
这个曾经“跑马圈地”的行业正在走向“精耕细作”,技术、运营、生态能力将成为竞争核心。对消费者而言,更快的充电速度、更广的网络覆盖和更智能的体验正在到来。
昆明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