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几十度的白登山,风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汉高祖刘邦缩在营帐里,肠子都悔青了。
就在几个月前,他还意气风发,觉得匈奴不过是群乌合之众,自己亲率三十二万大军,还不手到擒来?
结果,他自己带着先头部队追得太猛,一头扎进了冒顿单于布下的口袋阵。四十万匈奴骑兵,黑压压一片,把小小的白登山围得水泄不通。
整整七天七夜,外面是匈奴人鬼哭狼嚎般的叫嚣,里面是断粮断水的绝境。士兵们连弓都拉不开了,不是没力气,是弓弦都冻得跟铁丝一样硬。
刘邦这辈子,从沛县起兵到跟项羽死磕,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可这一次,他是真的感觉到了死亡的气息。他甚至能想象到自己被俘后,冒顿那个狠人会怎么炮制他。
绝望中,一个身影凑了过来,是陈平。这哥们儿一向以“鬼点子多”著称,可眼下这死局,他还能有什么办法?
陈平压低声音,说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点“下三滥”的计划:咱们去贿赂冒顿的老婆,阏氏。
这个计划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两国交战,几十万大军对峙,你跑去贿赂对方主帅的老婆?但刘邦没得选,只能死马当活马医。
陈平派了个使者,揣着满满的金银珠宝,还带了一幅精心绘制的美人图,趁着夜色偷偷摸进了匈奴大营。
找到阏氏,使者把礼物奉上,然后悄悄展开那幅画,说:“我们大汉皇帝说了,要是单于不放他走,他就把全天下最美的女人献给单于。您瞧,画上的这位,只是其中之一。”
这话简直是诛心。阏氏看着画上那巧笑倩兮的美人,再掂量掂量手里的金子,心里顿时警铃大作。
她太了解冒顿了,那是个雄才大略,但也同样喜新厌旧的男人。今天自己是阏氏,明天呢?要是真来了这么个汉朝美人,自己的地位还能保得住?
于是,阏氏开始行动了。她天天在冒顿耳边吹风,话术拿捏得恰到好处。
她不直接求情,而是说:“汉朝皇帝也是天子,咱们把他逼死了,会不会惹怒天神?再说了,就算占了汉人的土地,咱们草原上的人也住不惯啊。”
看冒顿不为所动,她又换了一套说辞,开始制造恐慌:“我可听说了,汉朝的几十万大军马上就到,到时候里应外合,咱们跑都跑不掉!你难道忘了,之前跟咱们约好一起动手的韩王信的部将,到现在连个鬼影都没见着,这里面是不是有诈?”
这几句话,句句都戳在了冒顿的软肋上。
可冒顿真就那么好糊弄?一个能亲手射杀自己亲爹、靠铁腕统一草原的枭雄,会因为老婆几句话、一点珠宝就放走嘴边的肥肉?
这事儿,得从冒-顿的角度重新看一遍。
冒顿围住刘邦,心里那叫一个爽。但他爽过之后,冷静下来想的,就不是杀不杀刘邦,而是怎么让利益最大化。
他的首要目标是什么?不是灭掉汉朝,而是抢东西,要粮食、要布匹、要女人。匈奴是游牧民族,自己不生产这些,全靠抢或者交换。
如果把刘邦杀了,汉朝肯定会陷入大乱,吕后和太子那帮人为了报仇,绝对会跟匈奴死磕到底。到时候别说要东西了,匈奴可能要面临一个举国复仇的庞然大物。
留着刘邦,就不一样了。一个活着的、被吓破了胆的皇帝,才是最好的谈判筹码。他可以拿着刘邦的命,跟汉朝谈条件,要多少岁贡,要多少美女,汉朝敢不给?
而且,冒顿心里还有一根刺。就像阏氏提醒他的,之前跟他约定好,一起夹击刘邦的韩王信部将王黄、赵利,压根就没出现。
这让冒顿起了疑心。是不是汉军的援军已经快到了,这俩家伙见势不妙,提前跑路了?匈奴骑兵虽然机动性强,但真要被汉朝几十万步兵和车兵反包围,后果不堪设想。
匈奴的联盟本身也靠不住。这些部落首领跟着他冒顿混,是为了发财,不是为了卖命。围城七天,啥好处没捞着,还要天天挨冻,早就怨声载道了。时间拖得越久,人心越容易散。
所以,当阏氏的“枕边风”吹过来的时候,冒顿其实是顺水推舟。
他需要一个台阶下。一个既能保住自己“天降神子”的威名,又能体面结束围困的台阶。
陈平的计策,恰好就成了这个完美的台阶。
他可以对外宣称,是阏氏仁慈,劝他放了刘邦,以示对上天的敬畏。这样一来,他既拿到了汉朝承诺的巨大利益,又维护了内部的稳定,还给自己塑造了一个“天命所归”的光辉形象。
于是,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匈奴的包围圈悄悄开了一个口子。刘邦就像一只受惊的兔子,带着残兵败将,头也不回地冲了出去。
这次死里逃生,给刘邦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他再也不提什么主动出击了,而是开启了汉朝长达几十年的“和亲”政策。
用宗室的女儿,换取边境的安宁。这对一个大一统王朝来说,无疑是一种屈辱,但对刚刚从战火中走出的汉朝而言,却是唯一的选择。
有趣的是,历史上第一个去和亲的,并不是真正的公主。刘邦和吕后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鲁元公主去草原受苦,就从民间找了个女孩,封为公主,嫁给了冒顿。这操作,也算是把“实用主义”发挥到了极致。
而陈平,因为这次“奇谋”,地位更加稳固。但他的计谋,与其说是骗过了冒顿,不如说是精准地猜透了冒顿想要什么。他送去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个让冒顿体面收场的理由。
这场白登之围,表面上看是陈平用奇计救了刘邦,但骨子里,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交易。刘邦用尊严换了性命,冒顿用一个唾手可得的战利品,换来了长期的、稳定的物质供应。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只不过,汉朝的面子上,实在有点挂不住。
说到底,历史的关键时刻,往往不是靠神机妙算,而是靠对人性和利益的精准拿捏。冒顿不是傻子,刘邦也不是懦夫,他们只是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点,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而陈平的那个“美人计”,不过是这场冰冷交易上,最富戏剧性、也最容易被后人记住的一抹胭脂罢了。
昆明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